九零胡同养娃记_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3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306节 (第2/3页)

么样的,看上去也就emmmmm.
  “师兄。”汤晴从后面快步走了过来,拦住了秦江,笑着问:“这是嫂子吗?”
  汤晴是秦江在国家队时候的师妹,比他进队里的时候略晚了一点,退役以后有个机会当孩子们的助理教练,就留在了青年队,可是带这么小的孩子们也是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
  “刚进来的时候才知道你女儿也在里面,听说你现在还开学校,办教育,挺厉害的啊。”秦江从体校辞职出来,在当时算是很大胆的举动了,原本的老同事除了钦佩他以外,更多的就是猜测他到底混的有多好,赚了多少钱。
  “也就是混混日子。”秦江可没有范晓娟那样高调。
  汤晴就笑了,知道秦江有钱,连打扮都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在队里的时候,秦江就是有名的大帅哥,但是不怎么爱打扮,听说奖金和工资都要寄回去给家里,后来退役上班了,还是那样,学校发什么就穿什么。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钱打扮了起来,那大长腿配上大衣,怎么看怎么都好看。
  汤晴来找秦江不是因为别的:“是这样的师兄,我找你是有个事情想跟你说一下,我们家有一熟人在卖四合院,就是正经的两进的那种四合院,你要是感兴趣的话要不要去看看?”
  两进的。
  四合院?
  范晓娟眼睛都亮了。
  现在他们住的地方,严格来说不叫四合院,周围的规划都是乱糟糟的,以前也是住着穷人的地方,当时要买房为的是什么呢,主要就是因为没钱。
  八十年代的时候,一般国有单位都会分房,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商品房也逐渐问世,但是商品房可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就这个年代而言,能买得起商品房的人,收入层次都不比几十年的差。
  而这个时候的大杂院,七拼八凑的住着各种人家,虽然说地段确实不错,几十年以后也真的是很值钱,但是在当时因为房子破旧,周围的配套也不好,在当时是除了集资房以外最好的选择。
  但是就是几十年以后,拆迁了,这房子还是不怎么值钱。
  而汤晴说的这种四合院呢,才是以前士绅人家住的房子。
  无论是稀缺程度,还是以后升值的空间,都是最好的,而且就算是现在,也不是那么好买吧。
  尤其是汤晴说完地段以后,范晓娟眼睛都亮了。
  “不用不用,我们现在没那么多钱。”
  “不买啊,我还心说你现在有钱,所以来问问你呢。”汤晴还是笑脸迎人,她看了一眼范晓娟,觉得嫂子的眼睛好像有光。
  她也没多想。
  就算是这年头,那种地段的四合院也是人能随便肖想的?
  对方要不是急着脱手套现,也不会现在卖。
  秦江是想也没想一口拒绝。
  就算是手里头有余钱,秦江也没有想过再买房子了。
  家里头不算村里自建房那一栋,小院有一套,姥姥给的房子一套,秦星辰还有一套七十几平米的商品房,正经的商品房自己买的只有一套。
  要说房子呐,就算是在当年,作为高收入人群的范晓娟跟秦江夫妇买起来也很吃力,就别说别人了。
  所以秦江觉得房子是没必要买了。
  第229章
  秦江没有多想,汤晴也只是想跟他叙叙旧聊几句。
  后来听秦江讲过他少年时代,才知道他跟汤晴是那种真正的好“哥们”关系。
  用当时的话来说,那就是真友谊。
  当时跟秦江年龄差不多大的一个队友追汤晴的队友,四个人经常一起玩,秦江就经常帮女孩子们拎拎重的东西,他还跟汤晴组过混合双打,汤晴家里面条件不错,吃喝用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