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三章 觐见大庆国乾封帝 (第2/2页)
周岁。 夏雨瞳能理解华延钧的处境身不由己,只是华延钧这随意许诺的习惯还是没改,让夏雨瞳和不知事的小华妍空欢喜一场。 但华延钧的付出也带了成就——整个江南平定了,大庆国的皇帝乾封帝洪辰皓宣华延钧夏雨瞳夫妇进攻面圣,带全家。 此时的大庆国是迁都了的,从北方青州迁都到了江南的菀州。 华延钧和夏雨瞳这时去面圣也不用走太远,只要过了两个州就到了。 菀州是江南的风景秀媚之地,此处原本就是大庆皇帝的行宫,现在是皇宫了,不知北方的正宫被糟蹋成什么样了。 华延钧和夏雨瞳恭恭敬敬地走向这个行宫,尤其是华延钧特别激动:“我华家终于有一日可以光宗耀祖地面圣了。”华延钧对早已不在世的父亲喊着:“爹,你看到了,我华家不再是海寇海盗了,我带领华家军队平定了江南,皇上要召见我。” 夏雨瞳看华延钧这么激动,就说了个玩笑来笑话:“延钧,以后我回娘家的时候,我爹一定会对你一番夸词,到时会说得你头晕耳鸣的。” “雨瞳到这个时候还有心情说笑啊?” “延钧不要这么紧张,看你都出汗了。” …… 爬上一排丹墀,来到正宫,对华延钧夏雨瞳来说,那就是皇宫一样。 乾封帝已经坐在龙椅上了,两排文武大臣站好了,不过这其中没有夏雨瞳父亲,夏雨瞳的父亲还不够资格站在庙堂议事。 夏雨瞳感叹:皇上,你的臣民都过着什么日子你知道吗?可你的仪仗是一点不差啊。 华延钧和夏雨瞳跪下,手高举过头顶,然后头磕地。 “草民华延钧携内人夏氏和长子次子参见皇上” “民妇见过皇上” 之后是一直跪着,上身直立着,手平着举过头顶,一直等到乾封帝允许他们平身。 “这位就是华将军的妻子夏雨瞳啊?”谁也没料到乾封帝先说的是有关于夏雨瞳的话,而对华延钧的评定江南功绩放在一边了。 夏雨瞳和华延钧都已经将手放好,站立起来,华延钧回答:“正是草民的内人夏氏雨瞳。” 乾封帝看了又看,最终是将目光和注意力都转移到政事上来:“华延钧平定江南有功,想要什么赏赐啊?” 废话,华家富得流油,比你这个摆阔的穷皇帝要好多了,现在华延钧想要的就是一个正名:不是倭寇和海盗,是正正经经的生意人。 不过在这之前,华延钧还有更远大的志向:“为大庆评定江南草寇是义不容辞的事,无须奖励。草民愿意为大庆驱逐北方贼寇和外敌!望皇上准许。” 乾封帝自然是同意了:“好,准了。” 不过呢,乾封帝还想到了一层,华延钧也想到了:“皇上,草民愿带领草民的部队和大庆的军队共同北伐!” 此话一出,朝廷就炸开锅了,对于这事的意见是一半一半: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争论不休。 华延钧向乾封帝讲述情况:“皇上,虽然江南评定了,但是仅仅凭借长江天险无法御敌,只有将北方贼寇平息,将外敌赶出,才可班师回青州,还我大庆河山啊。” 夏雨瞳真为华延钧急了:你这么急着跟皇上要军队做什么?这只会让众多臣子认为你有野心。现在皇上也没办法了,他自然会将兵符交给你,你等那么一会不行啊? 可惜夏雨瞳对朝野之事只限于书本,还从未见过真正的朝廷争斗,所以没法事先预料这些,所以也没能事先提醒华延钧。 乾封帝呢,对现在的状况不是不知,纵观朝野,他就只能依靠华延钧来回复大庆河山了,于是就下令道:“朕就册封华延钧为护城王,夏雨瞳为护城王王妃,授予一品夫人以上的装束。” 还没给华延钧安排北伐的部队呢,就先赏赐夏雨瞳,这怎么都让人觉得本末倒置了。不过没关系,乾封帝立刻说了:“准许华延钧带领大庆军队,并授予虎符,明日起北伐!” 华延钧激动得不已:“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夏雨瞳也跟着一句,准备这之后就回靖州华府。 可是乾封帝提出了一个要求:“朕看华延钧你的长子和次子特别灵性,是否如你一样有一身好武艺?就让他们留在宫里陪太子习武念书吧,待你凯旋归来,朕会赐予他们职位的。” 乾封帝没那么简单啊,他这是要用华宸和华宁来做质子,用来管辖住华延钧,以免华延钧叛变谋反,乾封帝顺便说了:“华夫人夏氏也就在宫里照顾两位公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