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上谷之行 (第3/3页)
区的实际统治者的身份令牌,县长不顾他人的诧异走下高案,并对捕快首领说道:“快快有请!” 这时张羽在典韦的护卫下走进了公堂,县长快步走到近前就是一拜:“属下拜见主公。” 张羽回道:“不必多礼,这次出来本来是四处走走看看,本来是不想打扰县长断案的,只是这件案子本身与我有关,不得不出来作证。县长还是继续在自己的位置上审理本次的案件,我作为证人在堂上听着就行了。”看着县长欲言又止的样子,张羽继续说道,“行了,就按我说的办就是了。”县长这才安下心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本次的案件审理。 “胡六你可认识这位公子?”县长这时却是没有言明张羽的身份,毕竟从之前的话中听出来自家主公是出来巡视的,不想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所有人听见县长的话,也只是以为张羽是上边的官府人员,并未有其他的想法,毕竟县长之前虽在大庭广众之下拜见,但是也只是执礼甚恭,说话声音很小,却是张羽有吩咐,所以没有被更多的人听见。 胡六听见县长的话,先是看了看张羽,顿时眼睛就是一亮,变得高兴起来,随即回道:“认识,就是这位公子买下了草民的两只鸡,昨日草民带着两只鸡本想到县里卖了换钱好买些盐和布料,结果在半路上碰上这位公子,结果就买下了我的两只鸡,本来这两只鸡也不值两个大钱,我就说要一个半大钱就行了(一个大钱等于十个五铢钱,一贯等于一千五铢钱、一百个大钱),结果这位公子硬塞给我八个大钱就骑马离开了,草民追不上,就带着钱回家了,也不买盐和布料,打算今日让自家婆娘来买,毕竟带上那么多钱心里有些不安。” 张羽听了说道:“正是如此,我却是不知鸡的价钱,怕这位叫胡六的庄稼汉太过老实,把价格往低了说,同时也想来养几只鸡也不容易,结果就这样把它卖了,想来也应该是有急用,所以就多给了几枚大钱,一共八枚。却是没想到造成这样的误会,要是我今日离开了这里,也许胡六还会蒙受这不白之冤,还请县长能还胡六一个清白。” 县长这下全部明白了,想来应该是胡六带着钱回去,把钱交给自家婆娘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被朱三所知晓了,而因为之前朱三和王大起了冲突,胡六又判了朱三负主要责任,但是朱三不服,以为是王大贿赂了胡六,于是怀恨在心,于今日一早到县衙上告胡六收受贿赂。县长想明白这些,一拍桌案说道:“朱三,事情已经和清楚了,如今你诬告村长收受贿赂,不服从村里的判决,恶意中伤他人,念你初犯,本官从轻处罚,判你监禁一日,并于村里所有人面前当众道歉,以改过自新,你可服气?”原来之前县长听了朱三的供词,一边派人前去寻胡六,同时也打听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朱三一听这话,神情委顿,说道:“县长英明,草民服气。” 县长说道:“来人,把朱三待下去,监禁一日。” 立即有捕快上前回道:“是,遵命!”随后朱三被带了下去。 县长继续说道:“王大、胡六,你二人现在就可以离开回家去了。” 胡六和王大同时回道:“多谢县长大人,草民告退。”这时堂外跟着胡六来的四个庄稼汉子,高兴起来,嘴里喊道:“县长大人英明!” 这个案件就此落下帷幕,虽然本次的案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也同时体现了张羽对于贪污受贿现象的打击决心,也从中看到了下边的官府人员是经过了田丰等人的仔细筛选的,在对于百姓的事情上,在官府人员的眼中是没有大小事之分的,只要关系到百姓,那就是大事,就需要慎重对待,在本次的案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官府一心为民,这才能使得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张羽心中所希望自己的政府应该达到的要求,就如官府大门口的标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田翻土。 这次审理案件却也让张羽发现自己治下人才还是挺多的,一个县长就能有这么厉害的逻辑思维,真正为民办事的心态,同时效率甚高,没有一个冤假错案。因为就在这个案子之后张羽却是没有离开,县长也没有特意款待张羽,而是继续处理今日的案件,直到这一天的断案结束。 张羽却是有些疑惑,以这位县长的才能完全可以进入郡里做个一官半职的,为何呆在这个上谷郡最穷的县呢?心里觉得很是奇怪,就是这股子好奇心促使张羽在县长断案结束之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找县长做了仔细的谈话,就是这次的谈话,使得张羽有了巨大的收获,解决了教育方式的问题,为今后张羽治下提高百姓的知识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收获了这个时代大才之三。